2024年9月18日

源众杂谈|从武汉坠楼妈妈悲剧看网暴中的女性

  • 源众微信公众号
  • 2023-06-29 16:00:00

编者按

媒介与性别

无端的人身攻击、一言不合扣帽子、毫无底线的人肉搜索、缺乏有效的举报处理制度而走失的正义……网民苦网暴久矣。
在这个人人有话筒、人人有舞台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见解,发出自己的声音。然而,网络环境不是真空环境,社会中既有的问题、文化中的刻板印象、糟粕观念通过网络这个放大镜得以聚焦,在存在争议的每处引发舆论和暴力的火灾。
火灾既伤及男性,更伤及女性。曾经有人很乐观地期待网络能加速性别平等,然而现实是,囿于既有观念、陈规定型,女性在网络仍处于弱势,她们常常被逼自证、被迫塑造完美人设、被更高的道德要求所绑架,并且网络的匿名性给予施暴者更肆无忌惮的底气,加重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律约束本不敢展现的戾气与暴力。
今天这篇文章,作者吴楚楚带我们一起通过数据,客观地看待网络暴力与性别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文,更多人能够关注到网络舆论中的性别议题,在参与网络讨论时带着更多的性别意识,身体力行将网络变成真正能够加速性别平等的平台。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让我难受不已:

武汉一个小学生在校园内被撞身亡,妈妈在为孩子讨回公道的时候,却被部分网友网暴了:

“孩子死了,还有心情打扮?”

“是讹多少钱直说,别卖惨”

“这个妈妈真冷静”

已经面临丧子之痛,还遭到网暴。这个妈妈最后在家中跳楼身亡。

因为网暴受到伤害的人,不只这一例。有许多女性在网络上,遭遇网暴:

一位品学兼优,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的女孩,本应该有着美好的前程,却因为染了一头粉色的头发而被网暴,最终因为抑郁自杀去世;

汶川地震幸存女孩,虽然失去右腿,但是依旧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但是自从亮相上海时装周后,在社交平台上经常会收到陌生人针对自己身体残缺的恶毒网络攻击;

浙江一女子因为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导致患上抑郁症,并且被公司辞退;

德阳一女医生因为在游泳过程中,与13岁男孩发生碰撞冲突,结果被男孩家长公开私人信息,导致女医生被网暴,不堪压力自杀……

不少女性遭受它的伤害,甚至以生命自证,网暴却仍未有停歇之势,


网暴的定义


什么是网暴呢?

百度百科定义: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是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并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人身安全权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网络暴力并非是特指一种不当行为,而是指多项不当行为导致在个人或群体中的不良作用。

2022年12月18日,网络暴力防控与网络文明发展调研课题组发布《网络暴力防控与网络文明专题报告》,《报告》显示,网络暴力最主要的六大形式分别是:羞辱谩骂、信息骚扰、信息泄露、被传谣言、威胁恐吓、人肉搜索。





女性遭遇的网暴



1、女性易遭遇的网暴形式

具体来讲,女性更容易遭受哪些形式的网暴呢?

先说结论:假消息和诽谤是最常见的针对女性的手段:比如造谣女性是“小三”、“跟异性保持不正当的两性关系”等;

而女性经常因为两性关系;外貌穿着,家庭伦理等原因遭受网暴;频频可见的“小三”、“荡妇”、“公交车”等词汇,都是常见的因为“两性关系”对女性进行的网暴。

根据《经济学人》的研究,假消息和诽谤是最常见的针对女性的手段,即以散布谣言的形式损害女性的名声,占比达到67%;其次是网络骚扰(66%)和仇恨言论(65%)。

根据复旦大学复数实验室的数据,两性关系、外貌穿着、家庭伦理、炒作质疑更可能成为女性被网暴的理由:

在豆瓣社会性死亡组整理出来的男女性别羞辱词汇表中,侮辱男性词汇占据10类;侮辱女性词汇竟然占据了24类;这些都是互联网上常见的辱骂性词汇,即网暴词汇


2、女性遭遇网暴的频率

女性不仅遭受多种形式的网暴,遭受网暴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

根据联合国妇女署2022年的报告,2018年以来,全球针对妇女和女童的网络暴力的发生率从16%上升到58%。全球范围内,38%的女性有过网络暴力经历,接入互联网的女性中有85%目睹过针对其他女性的网络暴力。

根据联合国妇女署2020年发布的报告,在加拿大,每5名女性中就有1名经历过网络骚扰;在美国,女性因性别而成为攻击目标的可能性约为男性的两倍;在欧盟,十分之一的女性表示自15岁起就遭受过网络骚扰;在巴基斯坦,40%的女性在互联网上遇到过各种形式的骚扰;在孟加拉国,妇女与女童占网络骚扰受害者的70%。

自从2018年以来,针对女性的网暴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且某些国家,妇女与女童甚至达到了网络骚扰受害者的70%。

针对女性的网暴,朝着越来越严重的方向发展;而且妇女儿童是网暴的主要受害方。

这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3、网暴造成的困扰



作为网暴的主要受害方,女性又在遭遇网暴的时候,会遭遇哪些困扰呢?

根据复旦大学复数实验室的数据,在线问诊平台上,女性求助者数量是男性的2倍以上;且近6成患者遭受了半年以上的心理困扰。

据外媒Eurogamer报道,在Sky Broadband调查的4000名女性游戏玩家中,49%的人表示自己在游玩线上游戏时遭受过骚扰,而在18-24岁的女性中,这一比例上升到75%。在这些对女玩家的骚扰中,80%涉及性,35%涉及暴力。

结果进一步证实,25%的女玩家对被网暴感到沮丧27%的人担心现实生活会受到威胁,40%的人曾受到过人身威胁。25%的人表示她们不会举报这些网暴行为,31%的人在网络上谎报了 自己的性别,以保持低调避免引起注意。

即网暴导致线上求助的女性是男性的2倍多;而且网暴给女性带来的困扰可达到半年以上;且25%的女性对被网暴感到沮丧。

害怕、无助、惶恐是多位网络暴力亲历者在描述自己经历时的高频词汇。当他们卷入一场具有持续性且无差别的网络攻击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网暴攻击量较大或者持续时间较长,会让一个人产生自我怀疑、惧怕与人交往和抑郁的情绪,甚至还会有自杀、自残的倾向。

在行为上,可能会想要躲起来,避免与外界接触。此前让他们感知到快乐和积极的事物,此时都难以提起兴趣。一旦产生这种想法,受害者会离朋友和家人越来越远,这属于应激状态。


遭遇网暴,怎么办?



如果不幸遭遇网暴,请勿陷入自我怀疑——有些网暴者只是单纯的发泄自己的愤怒。遭遇网暴,可以用合适的方式,把伤害降到最低。

1、先“隔离”


网络暴力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如果遭遇网暴,第一件事,要做到心理隔离,即,要明白“键盘侠”们的言论并不是针对自己这个人,换个人他们仍然会网暴。你可以向平台举报投诉他们,也可以有理有据地回复他们(如果你的心力可以承担的话),你也完全可以关上手机和提示音,通过线下与人的互动、沉浸在一部电影或一本小说里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件事,向外寻求帮助;你可以向朋友、家人等外界寻求心理上的支持,他们会让你明白,真正重要的人和声音在自己的身边,而不在网络上。

最重要的是,面对网友的攻击,要坚定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自我信念,不因为那些无脑、无端、无凭无据的指责而怀疑和攻击自我。

2、社交平台开启防护功能


开启社交平台的屏蔽功能,屏蔽陌生人的私信等,以防止他们发送辱骂性词汇


     3、 拿起法律的武器


目前对于网暴的惩治有三个渠道:

第一个是刑事处罚,比如网暴行为涉嫌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社会秩序,由公安机关立案,检察院提起公诉;

第二是行政处罚,主要由公安机关给予网暴实施者罚款、治安拘留等处罚;

第三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网暴实施者赔偿或道歉。


根据律师的建议: 如果是民事起诉的话,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将网暴者列为第一被告,控告其侵权;将平台列为第二被告,控告其没有尽到审核义务。按照相关司法解释规定,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院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向法院提供侵权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地址,这样也更便于被网暴的被侵害人维权。

同时,如果网暴情节严重可能涉嫌犯罪的,还可以提起刑事自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也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侮辱罪、诽谤罪),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因此法院可以帮忙搜证。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是有些人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发泄到网上。

身为女性,我们既不做网暴的施加者,也不要成为网暴的受害者。如果不幸成为受害者,请勇敢站起来,与那些施暴者勇敢抗争。不仅仅为自己抗争,也是为了保护更多的女性远离网暴之苦。



作者简介:吴楚楚  自由撰稿5年+
热爱探索世界,思考世界,希望发出属于自己的那份


编辑/排版:Zoe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源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