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25日,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家暴事件闯入公众视野,前有诗人余秀华称被男友杨槠策抽上百个耳光,后有“拉姆案”的罪犯被执行死刑,“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块传统婚姻形态的基石,也早已摇摇欲坠。 然而,尽管对家暴“零容忍”已是大众共识,但一线工作者发现,当反家暴工作深入到每一扇家门背后,案件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幽暗曲折,都远超想象。 陈昌雨,一位云南的男孩,近一年来都在打一场“子告父”的持久战——2021年7月28日,他的母亲像拉姆一样被烧伤致死,而纵火的嫌
详情打几次算家暴?7月最高院出台的《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实际反家暴工作有哪些意义?司法实践中,家暴认定率低,又是为什么?南都观察聚焦家暴问题,与资深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律师李莹进行了深入对话。
详情我们的家暴求助小程序上线两周多了,使用人数已经有3万多人。通过小程序上线的新闻,也有更多的人知道了源众。如果你也好奇家暴求助小程序或源众背后的故事,欢迎继续往下看!
详情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将于8月1日起施行。自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后,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出世。但由于概念不够明晰、适用范畴模糊等因素,作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重要手段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在过往的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地利用。那么此次新出台的《规定》对反家暴意味着什么?有哪些亮点?哪些不足?能否改善人身安全保护令“签发难”的困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跟采访了反家暴领域的律师和专家。
详情近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2021年1月21日,王某桃来到公安机关报案,称长期遭遇丈夫家暴。当警察通知村干部来到王某桃所说的与丈夫发生冲突的地点时,却发现她的丈夫已经死亡。据了解,就在前一日,王某桃因琐事与丈夫卢某起了冲突。卢某将躲在废弃老家衣柜里的王某桃拖出屋内,欲把她的头按向浅水坑,声称要淹死她。挣扎之际,王某桃顺手拿起木棒砸向丈夫致其死亡。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桃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判决其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