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2024年12月26日下午,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律师沙龙活动——“婚姻家事及涉家暴案件应用‘三令一书’的实践与挑战”。
此次沙龙由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主办,旨在深入探讨“三令一书”(即人身安全保护令、家庭教育令、告诫书和民事保护令)在婚姻家庭、特别是家暴案件中的应用,分享各方专家的实践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沙龙吸引了众多法律界人士、学者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深入。
/专题一:“三令一书”的实践与挑战
沙龙专题一部分由李莹主任主持,郭小明律师首先为大家分享了题为“人格权侵害禁令的探索与实践”的内容。郭律师重点强调了在人格权侵害禁令的运用中,尤其是在处理抢夺和隐匿未成年子女的案件时,当前存在标准不明确、缺乏具体实施细则等重大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利用人格权侵害禁令来应对此类案件面临诸多挑战,难以有效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益。尽管人格权侵害禁令与人身安全保护令在某些情形下存在重叠,但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和执行仍然存在显著困难,亟需明确标准和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以提升法律实践的效果。
紧接着,周颖律师分享了“人身安全保护令与家庭教育令的实践案例”。周律师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家庭教育令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家庭暴力和亲子关系问题时,如何通过家庭教育令有效进行干预,并分析了违反家庭教育令的法律后果,呼吁加强相关法律规定。
李莹主任则详细介绍了九部门《意见》关于家暴告诫制度的实施情况,指出虽然该意见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对告诫书的执行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李莹主任特别强调,尽管九部门《意见》推动了家暴案件的快速反应,但在执行环节,如何及时、有效地发放告诫书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讨论环节中,张荣丽教授提出了关于未成年人意愿的保护问题,尤其是在涉及家暴案件时,如何平衡未成年人的意愿与家庭暴力保护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在场专家的热烈讨论。
/专题二:多方联动有效干预家庭暴力案件
沙龙的第二部分由薛莲律师主持,聚焦如何通过多方联动有效干预家庭暴力案件。首先,韩林律师分享了“运用调解技巧,维护受援人权益”的经验。她结合“闫某被家暴案”,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调解与协商技巧化解家庭暴力案件,尤其是在财产分割及抚养权问题上的解决方案。
随后,邵齐齐律师通过分享具体的家暴案例,讲述了如何通过多机构联动帮助家暴受害人走出困境。在吴某的案例中,邵律师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妇联、社会组织、警方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为受害人提供紧急救助,并推动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与实施,确保受害人的安全。
雷明光教授则通过分享基层工作的经验,指出告诫书制度在不同地区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告诫书和保护令的知晓度较低,法律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亟待提升。
他强调,在家暴案件中,特别是对于非偶发性暴力案件,保护令和告诫书的震慑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应该加强法律的普及与执行力度。
最后,马忆南教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若干思考问题:人格权禁令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关系,家庭教育令的法律效力和执行困境等。她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以更好地保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活动亮点与收获
本次沙龙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还为家暴案件中的法律适用与执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建议。
专家们的分享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三令一书”,同时也揭示了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通过沙龙的深入交流,与会者们进一步认识到,家暴案件的有效干预不仅仅依赖法律条文的执行,还需要多方协作、社会支持以及法律职业者的专业素养。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法律完善与社会关怀,让每一位遭受暴力的妇女和儿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文案|ringo
排版|ringo
摄影|莫菲
审核|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