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

反家暴指南(二)|我那摇摆的心

  • 北京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
  • 源众
  • 2024-05-28 16:00:00

当面对家庭、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不适的时候,你是否产生了以下困惑?


  • 我的情况没有新闻报道上那么严重,算家暴吗?

  • 不是我也有问题,逼Ta动手了

  • Ta可能没有忍住,之后好好沟通就不会再这样了吧?

  • 父母离婚,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吗?

  • 每次下定决心要离开Ta但都没有离开,我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你有一个或多个上述困惑,请继续看下去吧,也许你能顺着这些文字,重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被打了,但没有新闻报道上

那么严重,算家暴吗?




我们在上篇推文中整理了可能的家暴迹象,当你产生“我被家暴了吗?”的想法,可以先去这篇推文中自检。


即使你暂时没有被家暴或者没有可能遭受家暴的迹象,在一段关系里尊重自己的边界与感也十分重要。


我们整理了Sherry Gaba发表在Psychology Today的文章What Is a Toxic Relationship?(《什么是“有毒”的关系?)中描写的6个“有毒”关系的可能迹象,你可以参考这6个迹象,自检目前困扰你的关系。

1

隔离




“有毒的人”尝试将伴侣与Ta的家庭、朋友关系隔离,限制Ta从其他关系中获得支持,增加你们的共生性。


2

持续争吵




在一段关系中有争论和分歧很常见,但“有毒的关系”则主要建立在分歧和消极情绪之上。控制型的伴侣总是指责、贬低、打压对方,在对方独立和积极生活时批评Ta们。


3

责备




“有毒的人”对你们关系中的负面事件和感受没有任何责任心,总将你们关系中好的部分归功于Ta,而将你们关系中令人不舒适的部分归咎于你


4

嫉妒和不诚实




在“有毒的关系”中,一方常常指责另一方与别人调情、约会,甚至发生性关系(尽管并没有),但同时自己却这么干


5

煤气灯




1个有毒的人不能或不愿意看到自己对伴侣的负面影响Ta们否认问题,挑起对方的情绪,操纵对方,让自己感觉良好。


6

付出一切




虽然在健康的关系中,给予、接受、妥协,甚至做对方想要的事情很重要,但这在“有毒的关系”中,这是对方对你的期待。


如果你发现你付出了一切,甚至做了对你来说不符合个人道德和个人原则,而只是为了让对方开心的事情,那么你也许就处于一种“有毒的关系”中。


当发现这段关系给你带来的不适和负面影响过多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开始做离开的准备了。但你可能还会纠结、摇摆,存在顾虑,我们在下文回答了日常咨询中的常见顾虑,让我们一起读下去吧 :)


“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不是

我也有问题,逼ta动手了?


不是的!无论任何情况,打人、施暴,都是错误的!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中,殴打他人,并不要求无缘无故殴打他人,即并不要求完美受害者,只要你被打了,就是Ta的错!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

 

“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是“受害者有罪论”的表达方式。

 


但其实,“受害者有罪论”是一种源于人们的自我保护心理的归因谬误。韦德纳大学(Widener University)社会福利学教授芭芭拉·吉林(Barbara Gilin)解释“受害者有罪论”,指责受害者有助于让人们认为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继续保持安全感。

 

所以不必相信受害者有罪论,这只是人们为了自我保护制造出来的话语。


Q: 我也知道受害者有罪论不对,可我就是忍不住去想“如果我当时赶快跑回娘家就好了!”,“当时我应该好好和Ta沟通!”,怎么办呢?


A:也许你可以将视角落到施暴者身上,Ta为什么没有选择不伤害你?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后劳拉·尼米(Laura Niemi)和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丽安·杨(Liane Young)在进行旨在正面解决“受害者有罪论”的研究中发现:


如果新闻报道集中在受害者的经历和故事上可能会增加受害者被指责的可能性,导致我们过度关注受害者,并想象Ta们本可以做什么,进而忽视了施害者也本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所以,当我们谴责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得更好的时候,也许可以想想,为什么Ta没有做得更好?



Ta可能没有忍住,之后好好沟通

就不会再这样了吧?


不是的!


施暴者实施家庭暴力并不仅是因为家庭关系中的沟通问题,根据资深家庭治疗师阿普特在《施暴者心理》中的分析,家庭暴力的发生往往还有如下原因(以下为不完全列举):


一、通过代际传递习得暴力行为Ta们从儿童时期就习得并加强了周围人用暴力解决压力、挫折与愤怒的方式。


二、在遭受创伤后因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暴力行为。


三、施暴者的控制欲和报复的念头难以控制和宣泄,必须通过暴力行为表现出来。


四、施暴者自身的低自尊。低自尊使得施暴者容易在某一次与家人的互动中感受到被贬低与被羞辱。


此刻,家人就被ta们视作意图攻击自己的“掠夺者”,Ta们为了保护自己,只能攻击家人。这种暴力行为的目的是保护被外敌攻击自己脆弱的自尊。


五、施暴者对家人的高度依赖。Ta们不能够承认家人身上有许多与自己不同甚至对立冲突的部分,当Ta感受到与家人的关系出现裂痕时,Ta们就会把家人当作坏人,使得情绪在对家人的亲密与对坏人的敌意中摇摆,使得Ta们情绪无处发泄,想要伤害家人。


有如此多的原因可能导致施暴者暴力行为的产生,沟通也许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施暴者或许成长于一个充满暴力的环境中,但无论他们的成长经历如何,都不是Ta们施暴的借口


你如果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施暴者的暴力行为,需要提前了解的是,也许效果很难达到你的期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的人身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


家暴的本质是权力控制关系,权力关系中的弱者若无外力支持,很难改变权力的天平。


根据心理网站HelpGuide的研究,如果你觉得你在伴侣(或家人)的身边如履薄冰,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避免冲突的爆发,那么你们的关系就很可能是不健康的。


所以当你感受到你在一段关系中如履薄冰,你也许就要重新思考你们关系改变的难度和成本了。


父母离婚,

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吗?


未必!目睹父母间的家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大!


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青少年童年期目睹暴力经历回顾性调查》一文中显示,家暴目睹儿童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其他精神病症状。


2000年前后,6位英国社会政策研究者将他们的联合研究成果集合成《孩子们对家庭暴力的想法》一书。


书中,一个14岁男孩在和妈妈成功逃离家暴并建立新生活后,对采访者说:“一定要告诉其他小孩,如果可以的话,劝你妈妈离开。可见,目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行为有很大概率会影响孩子的心身健康。


且从孩子本身的意愿来说,Ta更希望受暴的妈妈能够离开家庭,而不是为了Ta(这也会使孩子产生负疚、自责的感觉),承受家暴的痛苦。


其次,离婚对孩子来说确实是重大的生活事件,其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并不一定直接等于伤害。


1990年Wheaton提出了压力释放假说,认为生活里的大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取决于我们本身所处的环境——如果父母本身一直存在长期的冲突,比如争吵、暴力,那么离婚作为一个重大而突发的事件,反而释放了孩子的压力


也就是说,如果离婚后父母双方能够在子女教育上发展出合作关系,使得家庭功能相对稳定正常,那父母和孩子都会从中受益。


所以,父母离婚,并不必然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如果一直处于家庭冲突的环境中,父母离婚反而可能使孩子受益。


每次下定决心要离开ta,但都

离开,我是不是有问题?


不是!


首先,离开一段重要的关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困难,许多情侣、夫妻分分合合,纠缠了许多年。你们也许也曾像Ta们一样相爱过,有过幸福的时光。所以,难以离开曾经幸福的时光,难以离开Ta,非常正常,不必责备自己。


其次,根据1979年美国学者雷诺尔·沃克(Lenore Walker)提出并被广泛运用的“暴力循环”理论,“暴力循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所以,同一个人会因为自己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你留恋Ta对你好、爱你的时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必因此苛责自己。


但是,暴力与健康的爱无法共存!关系持续的时间越长,暴力出现就会越频繁,每2个阶段间的过渡时间就会越短(《施暴者心理》)。


你可以留恋曾和1个人相爱过的片段,可以怀念Ta对你好的时刻,但也要了解暴力循环会不断滚动,改变施暴者可能以自己的人身安全为代价。


区分开暴力行为与你们曾经的感情,接纳自己的犹豫与摇摆重视自己的安全与感受,我们终将获得新生的力量。


你有通过上述文字,重新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吗?你还对自己该不该离开一段关系有什么困惑吗?欢迎给源源留言,我们和你一起,迈向无暴力的未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