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

反家暴指南(一)|TA打得没有新闻说的那么严重,这是家暴吗?

  • 北京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中心
  • 2024-05-16 12:00:00

2022年8月,源众的“家暴求助”小程序上线后,我们收到了很多求助信息。


有些人会问,“TA打得没有新闻说的那么严重,这是家暴吗?”“好好沟通的话,TA以后就不会这样了吧;也有人告诉我们TA的困扰,“为什么我总是下不定决心离开TA?”


接到这些求助,我们想说的是,即便你不确定你是否遭遇了家暴,或是还没有下定决心离开对方,你都可以选择告诉身边的人,开始留证。


为了减少大家求助过程中的阻碍,源众将会发布《反家暴指南》系列文章,涉及家暴的现状与定义、受暴者的常见心理、留存证据的方式与求助渠道。这是该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对女性的暴力在全球范围内极为普遍。联合国系统不同部门联合发布的《2018年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发生率估算》指出,全球有6.41亿至7.53亿的女性遭受过亲密伴侣的暴力,而在15至19岁的女生中,有1/4就已经至少遭受过一次亲密伴侣的身体暴力或性暴


在中国,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2020年组织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遭受过配偶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为8.6%。虽然这一数据相较2010年下降了5.2%,但有更多的暴力发生在不为人所知的隐秘之处。


一项由联合国人口基金支持的对中国性别暴力和男性气质的研究发现,在遭受暴力后,大多数女性没有向任何人寻求帮助。在所有遭受伴侣肢体暴力和遭受非伴侣强暴(包括强暴未遂)的女性中,这两个数字分别为60%和72%


这项研究同样发现,在曾向警察、医务人员或家人报告的女性中,有接近半数的女性从家人那里得到的回应是“不支持”,包括让她别说出去、不关心甚至责备她。而仅仅有4%的向警察报告的女性获得立案,更多的情况要么是被支走,要么是被要求与伴侣和解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定义,家庭暴力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但家庭暴力不仅仅发生在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成员”之间,它也可能出现在各种类型的亲密关系中,包括同居、恋人、约会等。在联合国网站的定义中,家庭暴力又称为亲密伴侣暴力,即“任何关系中用于获得或维持对亲密伴侣强力压制和控制的一种行为模式。”


不仅如此,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国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中表明,尽管婚姻或同居关系已经结束,受暴者也应当获得法律保护。


参考联合国与美国国家家暴热线的信息,我们整理了以下可能的家暴迹象:


的伴侣是否

  • 侮辱、贬低或羞辱你,尤其是在朋友或家人面前让你难堪或取笑你?

  • 不让你自己在工作或上学等个人事务上做决定?

  • 告诉你没有他你什么都不是,或你什么也做不好?

  • 在你与朋友或家人共度时光时表现出极度的嫉妒,甚至不让你这么做?

  • 用恐吓或威胁你?

  • 对你很粗鲁——撕扯、推搡、掐拧、冲撞或殴打?

  • 每晚多次打电话或到场确认你去了你说要去的的地方?

  • 吸毒或醉酒为借口言语伤人或对你实施身体上的虐待?

  • 将自己的感受或行为归咎于你

  • 告诉你要用性行为补偿他或以其他形式强迫你实施性行为?

  • 拒绝使用避孕套或其他形式的避孕措施?

  • 让你觉得这种关系“没有出路”

  • 争吵后不许你离开,或争吵后把你抛在在某个地方来“给你一个教训”

  • 控制家庭的经济支出但不和你讨论,例如将你的钱取走或不支付必要支出?

  •  指责你养育孩子的方式,或威胁要带走你的孩子或宠物?

  • 破坏你的财物?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家庭暴力也出现了数字暴力的形式,比如偷走或逼迫你给他你的账号密码、限制你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对象等。


上述迹象并不是家暴的全部可能形式,家暴的形式包括身体暴力、情感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它的本质在于通过一系列行为对伴侣进行控制


如果你感受到伴侣对你的控制,或其他你觉得可能属于家暴的情形发生,你可以开始留证,或告诉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