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举办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系列活动之“案件中的性别”律师沙龙。此次沙龙邀请了共20位源众支援律师参加,分享自己办理性别相关案件中的心得与感悟,通过分享经验,共同提高。与会律师踊跃发言、积极讨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首先,源众创始人、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李莹律师以“性侵案件中的性别盲点”为主题做了案例分享。
案例中,当事人被上司性侵,却在法律维权的道路上被办案机关多次质疑:
“为什么买了避孕药,却不求助外卖小哥?”
“为什么事情发生后不立刻报警、不立刻逃离?”
“为什么不激烈反抗?”
李莹律师表示,受害者的反应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经历、性格、法律意识等都会让她有不同的反应和应对。并且,李莹律师强调,职场性侵害有其特殊性,上下级间本来就存在权力关系,使受害人很难像面对陌生人那样激烈或有效地反抗;其次,对领导一般持尊重顺从态度的职场新人遇到这样的事情,陷入木僵状态是非常常见的;在此之外,囿于社会对受害者的污名化、贞操观念,很多受害者都不会及时报警,甚至根本就不会寻求法律救济。就此,李莹律师做出了许多具体实用的建议。
李莹律师分享案例
中华女子学院法院刘明辉教授以“妇女生育保障权实现的路径和障碍”为主题进行了多个案例分享。比如职场女性因怀孕被公司架空、14个月没有发工资且不给离职证明;开庭时也存在很多证明困难;立法方面也有不足,比如针对职场性别歧视的定义不明确等。
刘明辉教授指出,职场中女性的生育权保障问题很难改善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只有大棒没有萝卜——企业负担太多成本,无法很好保障女性权益;违法成本太低等等。这些案例引起了参会律师的热烈讨论。
刘明辉教授做主题分享
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曹雁律师和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钱慧云律师分别分享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以及家暴案件中证据问题相关的经验与困难,两位律师都强调在家暴案件中律师应当保持敏感度以及对家暴零容忍的态度,同时将其落实在与当事人的沟通、指导取证、固定证据、与法院沟通的整个过程中。
曹雁律师做案例分享
钱慧云律师做案件分享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邵齐齐律师分享了一件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案例。该村的村规民约规定:
“闺女只要一放炮出嫁,就不享受村里的一切待遇;
家里没有男孩的,不享受村里的一切待遇;
家里有多个女孩的,只承认一个女婿。”
当事人作为“出嫁女”,村民资格被剥夺。但由于目前对于“村规民约”的有效性与有效范畴的定义非常模糊,维权之旅非常艰难。邵齐齐律师在当事人的一审、二审均被驳回之后介入了该案,就当事人的村民资格以及村规民约与《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的规定相矛盾等关键点进行了辩论,但最后该省最高院也驳回了诉讼请求。
最后,邵齐齐律师提出:希望法律对“村规民约”问题进行再完善,另外相似的案件裁判结果差别非常大,希望最高院能出一个判决标准,指导相似案件的司法实践。
邵齐齐律师做案件分享
最后,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王永梅律师分享了一桩就业性别歧视案件。
案件中,当事人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在职场坦白了性别身份之后,遭受性别歧视。在公司与当事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未达成一致的背景下,公司单方面解除了劳动合同。王永梅律师团队先以劳动争议纠纷进行仲裁和诉讼,要求确认公司解除行为违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之后再进行平等就业权之诉。目前劳动仲裁诉讼裁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平等就业权诉讼还在进行中。
与会律师就“劳动仲裁阶段是否应该表明当事人跨性别的身份”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永梅律师进行案例分享
最后,张荣丽老师对讨论进行了总结,表示虽然法律制度、司法实践还有诸多不足,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妇女儿童权益相关的法律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性进步。我们在司法实践中,也要注意学习和应用最新的法律。
此次律师沙龙气氛热烈,与会律师参与热情高涨,彼此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相信此次沙龙将为与会律师的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更能一步步推动和开拓司法实践中的性别视角。众人拾柴火焰高,推动性别平等的路上,源众从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