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众的志愿团队于2014年创立以来,已从十几人扩充到了300余人,遍布全国二十余省市,有律师、心理咨询师贡献专业的力量,还有新媒体从业者、性别研究者分享新颖视角。
详情解决家暴问题需要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而社会组织及其中的工作人员构成复杂,具体有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调解员等。而不同的社会组织、不同的职业拥有不同的专业视角与背景。如何在不同的专业视角和工作着力中找到反家暴工作的共识,建立反家暴工作的原则、具体方法、场景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详情2024年1月19日,在阿里XIN益佰项目的支持下,在北京振邦律师事务所内,由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为北京振邦律师事务所提供技术支持,双方推动建立振邦律所性骚扰防治机制,振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行政人员共20位(线上+线下)参与启动活动及培训。
详情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将禁止家庭暴力作为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明确写入法典。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详情转眼间,我们迎来了2023年的尾声,而一年一度的反性别暴力16日行动也在昨天落下帷幕。时间不仅留下痕迹,更为未来种下改变的种子。一起来看看这16日期间的源众行动与声音吧!
详情2023年12月6日,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举办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系列活动之“涉家暴案件离婚抚养权问题&职场性侵案件的司法困境”律师沙龙。此次沙龙线上线下同时举行,邀请了共35位源众志愿律师、法学学者参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关于议题一“涉家暴案件抚养权问题探讨”的亮点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议题二中的两个案件与相关讨论。
详情2023年12月6日,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举办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系列活动之“涉家暴案件离婚抚养权问题&职场性侵案件的司法困境”律师沙龙。此次沙龙线上线下同时举行,邀请了共35位源众志愿律师、法学学者参加,他们分享了自己办理与涉家暴和职场性侵相关案件中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学习以及学习、实践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11月27日发布的“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第二批)——切勿以爱之名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心得体会。
详情今天,我们大家有缘相聚在这里,可能从外表或者工作来看,都有相似之处。 但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独特之处;即使不同,也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而不是被歧视、被排挤。 所以,多元、平等、包容,这就是我们论坛的主题。
详情11月24日,源众与其他来自不同地方的性别公益伙伴在深圳开启了一日机构参访之行,有幸参访了腾讯ESG部门、深圳市福田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半枝莲姐妹关爱中心、深圳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深圳市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并展开交流。从服务对象、工作手法来看,五家机构有各自的侧重,但大家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目标,就是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儿童成长与妇女赋能,推动实现更好的社会公平正义与更多人的幸福。
详情家暴是一个严酷的社会问题,而反家暴往往不是仅凭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可以做到的。解决问题需要多机构联动,需要社会支持网络的托举。活跃在一线的社区、妇联的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心理咨询师都是反家暴社会支持网络重要力量,源众希望通过反家暴工作坊,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理论与技能,从而增强网络建设。
详情